「安靜的海嘯」威脅台灣
春雨不來,台灣面臨7年來最嚴重缺水危機。同時,全球氣候異變,農作欠收,導致價格飆漲。繼2008年後,糧食危機又悄悄來襲,行政院副院長陳冲形容為「安靜的海嘯」,因為它促成了中東與北非的茉莉花革命。台灣第一次必須同時面對這二種危機,荒謬的是,環保署最近還預告擬放寬在也兼顧供水任務的攔河堰(如供應北台灣自來水的鳶山堰、直潭堰)集水區的部份開發行為可以不必再環評。
日前舉行的全國糧食安全會議,農委會宣示將推動「在地生產、在地消費」,期望我國糧食自給率能在2020年前提高至40%。台灣是水資源貧瘠國家,加上目前正進行抗旱大作戰,乍看上述提昇糧食自給率政策,似乎格格不入,其實不然。
姑不論台灣黃豆、小麥、玉米的自給率幾乎是零,稻米自給率表面高達九成,但此乃國人飲食西化的結果,台灣稻米消費量依台大農經系林國慶教授所稱,反而是世界最低。農委會年初曾呼籲國人每天多吃一口米,以利農地復耕,增加糧食自給率,值得肯定。
一般印象,水田種稻耗水又不具經濟效益,增加種稻面積,將更增供水壓力。依目前短期狀況,或許如此,但長期而言,水田不僅不耗水,反而是最有效益的水循環。水田的國家總體效益,除了農民稻米收獲的「私效益」外,國內外普遍的研究,都肯定尚有調節洪水與補注地下水(猶如埤塘),綠美環境與淨化水質(猶如一般濕地,但須嚴禁施肥與農藥過量)、氣溫調節與氧氣補給等「公效益」的貢獻。日本水資源專家中川稔研究日本水田灌溉期間的田間滲漏量,估算日本全國水稻田灌溉每年涵養地下水量約393億M3,並認為其中約有98億M3補注到深層地下水,約等於日本當時每年地下水的抽取量。國內一份2002年農委會委辦有關種水田的研究也指出,水田的灌溉用水,約60%回滲到地下,另約40%蒸散到大氣中,可以調節周遭氣溫,也會以降雨形式再度回到地表,真正被水稻吸收的比例相當有限。此外,現任農委會農田水利處處長蔡明華在1993關於水稻田灌溉公益效能的研究,更指出1982到1992年,台灣水田對地下水注水量因稻田面積減少而損失134.73億噸,約等於23個曾文水庫的蓄水量。
短期抗旱,固須採用非常手段,但長期的水資源規劃,除了應採差別、累進費率調漲水費以價制量,汰換老舊管線減少漏水,提高民生、工業廢水回收再利用率,盡量保留現有埤塘,做好水庫集水區上游水土保持避免濫墾或開發外,妥善照顧農地與農民,復耕水田,即可提昇糧食自給率,又可補注地下水,形成天然水庫,不僅可以調節供水,同時又能紓緩地層下陷,其成本與對環境衝擊,又遠比興建水庫、人工湖或海水淡化少,一舉數得。
糧食與水是人類維生的基本需求,貴在價值而非價格,所以為讓人民普遍買得起,不想被推翻的政府不可能完全放任糧價上漲。過去頗多奉行資本主義的經濟學者積非成是,每以被平抑的糧食價格認為農業產值太低,而鼓吹政府應變更農地使用、移撥農業用水,以為透過自由貿易可以隨時買到足夠且便宜的糧食與水。但隨著油價飆漲、糧食欠收,自由貿易無所不能的神話已被戳破,歐盟與聯合國糧農組織都已改弦易轍,為保護農地與維護人類糧食安全而努力,等於還給農業一個公道。糧食自給率嚴重不足、水資源貧瘠的台灣,更應揚棄過去錯誤觀念,重新以面對生存戰爭的思維來建構永續台灣的糧食、水資源與國土政策。
詹順貴律師/中華民國律師公會環境法委員會主任委員
刊載2011/05/14蘋果日報
推薦給好友